1. <tbody id="ns4zd"><noscript id="ns4zd"></noscript></tbody>
      1. <s id="ns4zd"><samp id="ns4zd"><listing id="ns4zd"></listing></samp></s>

        <tbody id="ns4zd"></tbody>
          <tbody id="ns4zd"></tbody>
          <em id="ns4zd"><object id="ns4zd"><input id="ns4zd"></input></object></em>
          首頁 經濟要聞 政策法規 經濟數據 功能區域 熱點專題 影像北京
            當前位置:首頁 > 首頁導航 > 決策參考
          近期央地穩增長政策動態

          2022-07-11 09:23   來源:京信網

            一、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

            上海支持嘉定、青浦、松江、奉賢和南匯五個新城分別圍繞“國際汽車智慧城”“長三角數字干線”“長三角G60科創走廊”“東方美谷”“數聯智造”等主導產業品牌建設,加快招引一批企業總部落戶,推動現有各類企業增能擴容,升級為總部型機構。深圳打造全球“鴻蒙歐拉之城”,鼓勵開源貢獻及開源產品開發、支持發行版企業在深發展壯大、支持設備企業采購鴻蒙歐拉模組、支持軟件企業開發鴻蒙歐拉應用。深圳還立法明確規定列入產業目錄的智能網聯汽車,經過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登記后,方可上道路行駛。其中,無人駕駛可在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劃定的區域、路段行駛。安徽設立省新興產業引導基金,將形成總規模不低于2000億元的省新興產業引導基金體系,目前已征集有意愿對接市場化基金頭部機構近40家。天津成功發行全國首單“民企債券融資支持工具+科創票據”暨天津市首單科創票據,支持民營科創企業天士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實現融資3億元。

            二、促消費擴投資繼續加碼

            促消費方面,工信部啟動2022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三品”全國行活動,將面向服裝、家具、家電、健康養老等行業,加大優質消費品推送,提升消費體驗,并將在上海、江蘇等地舉辦“促消費”專場主題活動。廣州促進新能源汽車消費,提出在廣州市購買符合要求的新能源汽車并注冊登記的個人消費者,車輛價格在10萬元至20萬元(含20萬元)的,補貼10000元;車輛價格在20萬元至30萬元(含30萬元),補貼8000元。深圳提出公積金貸款“一人購房全家幫”,明確申請人的配偶、父母、子女不論有無繳存住房公積金均可以作為共同申請人。

            擴投資方面,國常會決定,運用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通過發行金融債券等籌資3000億元,用于補充重大項目資本金或為專項債項目資本金搭橋。中央財政予以適當貼息。上海著力推動臨港核心區建設,提出到2025年,累計實現動力產業重大項目投資1000億元以上;引育5家以上百億級龍頭企業、50家以上“專精特新”產業鏈配套企業,建設安全韌性的產業鏈,力爭動力產業總體規模達到2000億元以上。

            三、優化營商環境助企紓困

            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有序推進電子證照應用的舉措,要拓展電子營業執照在市場準入、納稅、金融、招投標等高頻服務領域應用,推進電子印章同步發放,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商務部將建立健全地方重點外資項目工作專班機制,“一對一”強化重點外資項目和企業的服務保障。銀保監會等三部門推廣疫情防控保險,鼓勵有條件的地方給予政策支持,并優先組織物流、餐飲、零售、文旅等特困行業企業投保。上海啟動商標質押專項活動,為受疫情影響較大的餐飲、文旅等重點行業相關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紓困。深圳提出實施“首貸戶”貸款貼息,對今年6-12月從深圳轄內商業銀行首次獲得貸款的企業,給予2%的貼息補助,單戶企業貼息金額最高20萬元。安徽推進企業上市“迎客松行動”計劃,聚焦企業創立、成長、上市、再融資、并購重組等發展全過程,分階段分層次分類制定梯次培育措施。

            四、扎實穩就業夯實民生之本

            上海提出通過“免申即享”方式,落實用人單位吸納失業人員的一次性就業補貼政策,重點鼓勵用人單位吸納失業3個月及以上人員。確!傲憔蜆I家庭”在確認后1個月內家庭成員至少1人實現就業。四川促進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簡化求職就業手續,推進體檢結果互認。鼓勵符合條件的高校畢業生創業實體和創業項目,給予每個1萬元的創業補貼。(編輯:任哲)

           
          首 頁  |  經濟要聞   |  政策法規   |  經濟數據   |  功能區域   |  熱點專題   |  影像北京
          京ICP備08003934號-1
          北京市經濟信息中心 - 網站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