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body id="ns4zd"><noscript id="ns4zd"></noscript></tbody>
      1. <s id="ns4zd"><samp id="ns4zd"><listing id="ns4zd"></listing></samp></s>

        <tbody id="ns4zd"></tbody>
          <tbody id="ns4zd"></tbody>
          <em id="ns4zd"><object id="ns4zd"><input id="ns4zd"></input></object></em>
          首頁 經濟要聞 政策法規 經濟數據 功能區域 熱點專題 影像北京
            當前位置:首頁 > 首頁導航 > 營商環境動態
          營商環境動態2109

          2022-03-30 10:21   來源:京信網

            【領導要求】   李克強:實現自貿試驗區負面清單制造業條目清零,持續放寬服務業準入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0月14日出席第130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暨珠江國際貿易論壇開幕式時發表主旨演講指出,中國人力人才資源豐富、產業配套體系完善,隨著產業加快轉型升級,將創造出大量投資需求。我們將進一步壓縮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實現自貿試驗區負面清單制造業條目清零,持續放寬服務業準入。高標準落實外資準入后國民待遇,確保外資企業在要素獲取、資質許可、經營運行、標準制定、政府采購等方面享受平等待遇。李克強表示,支持外資加大中高端制造、現代服務等領域和中西部地區投資,在用地、環評等方面一視同仁審批支持。鼓勵外資企業承接委托研發業務,承擔中國國家科技計劃項目。我們將繼續實施好外商投資法及配套法規,依法強化反壟斷與反不正當競爭,嚴厲打擊侵犯知識產權行為,營造內外資企業一視同仁、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蔡奇、陳吉寧到城市副中心調研強調:城市副中心要積極引進社會資本,把文旅產業打造成北京旅游的“金名片”

            10月16日,市委書記蔡奇和市委副書記、市長陳吉寧赴城市副中心調研文旅產業發展。蔡奇在座談時強調,要加強園區周邊綜合配套,力爭讓游客“多留一夜”。針對游客需求,積極培育特色酒店和民宿。用好周邊鄉鎮資源,引入社會資本,有序擴大供給。加強交通組織,打通外部連接,做好內部接駁,注重運用智能化手段提升交通管理水平。公交、地鐵適當延長運營時間,保障游客需求。陳吉寧指出,要注重提升民宿等配套服務帶動性,借鑒經驗做法,面向市場需求,加強整體部署和系統謀劃,組織整合各方資源,積極引入社會資本,推動信息、物流、配送等服務共享,提升行業運營標準和水平,提升整體服務品質,塑造品牌、引流聚勢,著力打造富有特色的文旅產業高地。

            崔述強常務副市長強調:要聚焦“服務包”重點企業,精準服務到位,引導企業在京多做貢獻

            10月14日,崔述強常務副市長主持召開全市財源建設工作會議。他強調,加強財源建設,增加政府財政收入,既是我市率先實現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又是履行“四個服務”職責的有力保障。各區要聚焦“服務包”重點企業,精準服務到位,引導企業在京多做貢獻。要認真梳理分析區域重點稅收貢獻企業,加強對外遷企業的分析和監測。要加大資金和政策支持力度,提前謀劃,培育潛在財源。

            王紅副市長強調:推進環球項目與周邊產業協同發展

            9月17日,王紅副市長赴首寰公司調研時強調,有序推進環球項目二、三期規劃建設,融入更多中國元素,打造適應國際市場需求的中國文化產品與服務品牌。推進環球項目與周邊產業協同發展。有效承接環球項目的外溢效應,用好“兩區”政策紅利,帶動文旅商融合發展。加快首店、旗艦店等引進工作,做強“首店經濟”和“首發經濟”,提高品牌集聚度,助力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

            【北京營商環境動態】 

            市經濟和信息化局:本市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持續創新打造“一站式”政策服務

            本市構建“1+16+N”服務網絡,已聯通16個區中小企業服務平臺及175家聯網窗口,輻射帶動2000余家社會服務機構,實現政策服務直達企業。一是引入國家及本市政策信息資源,累計收集各類中小企業政策9182條,通過構建政策與企業條件間的匹配算法模型,實現一鍵匹配。二是聯合相關部門及專業機構,先后開展各類政策培訓31場,惠及4158家企業,累計上線政策解讀視頻148個,幫助企業懂政用政。三是全市范圍選聘政策專家,目前已有入庫政策專家團隊40余家,為企業提供專業化、高質量的咨詢與診斷服務。

            市知識產權局:本市積極推動專利預審和專利優先審查推薦相結合的專利“快保護”服務

            創新主體可根據專利申請所處階段、所屬技術領域自主選擇快速審查途徑。1—8月,市知識產權保護中心接收專利申請預審 6126 件,同比增長213%,經預審合格進入國家知識產權局快速審查通道的專利4364件,增長227%,平均授權周期為78天,遠低于我國普通審查通道專利平均審查周期;接收專利申請優先審查推薦 9451件,經審核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推薦優先審查8802件,自準予推薦之日起,發明專利申請一年內審結,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兩個月內審結。

            懷柔區政府:懷柔區精準高效服務助力優質企業在京發展

            一是逐一摸排遷入高新企業情況,密切監測風險地址現存高新企業遷移動向,全覆蓋實地核查申請認定前一年內存在跨區遷移、異地經營、法人變更等企業。二是實施高風險注冊地址實質審核,利用公安“智搜”系統進行數據分析,排查違規外遷企業涉及的中介機構和人員,有效阻止風險企業惡意遷出。三是引進產業鏈、創新鏈、供應鏈符合區域定位、成長性好的企業,培育可持續財源,目前新設外商投資企業28家,落地儀器和傳感器企業82家,科創板上市企業1家。1—8月,全區稅收收入增長33%,高于全市平均 21個百分點。

            西城區政府:西城區以五大環境為抓手優化營商環境

            一是以市場環境為抓手,推出全生命周期遠程“微信辦照”兩小時出照,開設企業注銷專區“一站式”辦理。二是以政務環境為抓手,“一窗受理”基本全覆蓋,統籌27個區屬部門試點區塊鏈,實現“9+1”應用場景上線運行;實行委托不動產登記機構代征不動產交易相關稅種統一辦理。三是以投資貿易環境為抓手,推進“兩區”建設,114 個項目納入市兩區招商項目庫。四是以創新創業環境為抓手,出臺數字經濟政策,支持企業“上云用數賦智”,建立完善“1+N+P”企業融資對接模式。五是以數字服務環境建設為抓手,完成區級29個部門74 枚電子印章場景應用,實現電子文件歸檔目錄清單統一管理,完成 100%區級事項配置工作。

            【企業成效】 

            北京再擔保公司及所屬國華擔保服務本市文化企業成效明顯。一是發揮朝陽文創企業信促會理事長單位作用,為文化企業制定專屬擔保方案,已累計協助1400余家文化企業獲得超過200億元貸款授信,擔保貸款超過60億元。二是制定符合文化企業經營模式、融資特點的行業標準,引導合作擔保機構為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文化企業提供融資服務;擴大扶持文化企業的再擔保覆蓋面,今年已受理授信總額36.7億元,為1300余家文化企業提供再擔保支持。三是自主研發“文創普惠貸”“完片擔保貸”“票房快結!钡戎С治幕∥⑵髽I擔保的系列產品,累計為293家文化企業提供融資擔保11億元。

            北京紅山信息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發布SC3型通用并行計算芯片(GPGPU)。該型號芯片旨在為高性能計算中心提供世界領先的大數據并行分析處理基礎核心算力。該型號芯片采用全球先進的7nm 制程工藝,計算核數量達4096個,算力38.4GFLOPS/W,是目前世界上單芯片通用計算能力最強、每瓦算力最高的GPGPU芯片,比上一代產品算力提升7倍,單位能耗算力提升85%。相比英偉達最新對標產品A100,單芯片算力性能、單位能耗算力分別提高50%和 11%,市場定價約為A100的50%,將廣泛應用于工業仿真、科研計算、基因測序等場景。

            同仁堂積極推進產學研用深度融合。一是啟動與北京中醫藥大學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中藥復方創新藥物合作開發項目的洽談和技術論證工作,目前已基本完成臨床前研究。二是聯合深圳大學全國老年病學知名專家院士團隊,選取同仁堂系內具備良好基礎的已上市中成藥,開展對改善阿爾茨海默癥干預效果及分子機制的前期探索研究,以期獲得擴展適應癥依據,發掘產品的潛在價值。

            北汽集團與工商銀行深化戰略合作,800億元資金支持科技創新和首都制造業轉型升級。一是深化產融合作。未來三年內,雙方將在信貸融資、產業鏈金融等方面深化合作。二是助力產業升級。雙方將充分發揮北汽集團的產業優勢和工商銀行的融資優勢,圍繞北汽新技術、新能源業務、零部件和服務貿易等主業,推動制造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汽車生產制造及產業配套建設等項目落地。三是拓展銷售空間。雙方將利用北汽的產品資源和工商銀行的網點資源、客戶資源、數據資源等,通過信用卡和微車展、員工優惠購車等手段,加大北汽全系產品的市場推廣力度。

            北京銀行創新推出“電影+”版權質押貸金融產品。主要以版權質押作為擔保方式,為企業提供最高授信額度1000萬元、最長時限 3年的貸款支持。一是構建政銀共擔風險合作模式,引入版權資產為核心的文化企業融資機制,充分釋放企業版權價值。二是以電影版權為核心的音樂、小說、動漫、游戲等細分領域為主要服務對象。三是建立版權資產評價機制,形成行業規范,運用大數據與科技賦能,打造數字化“電影+”版權質押貸產品。

            【企業動向】 

            小米汽車總部落戶北京。 9月1日,小米公司發言人宣布,小米汽車正式完成工商注冊,公司名稱為小米汽車有限公司,注冊資金100億元。根據工商注冊信息,小米汽車注冊地為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經營范圍包含新能源車整車制造、汽車整車及零部件的技術研發、電氣信號設備裝置制造、鋰離子電池制造等。該公司由小米通訊技術有限公司100%控股。

            賽諾菲投資2億元胰島素生產基地落地北京。從賽諾菲獲悉,公司來優時項目入區協議(甘精胰島素注射液新制劑生產線)已于8月25日簽約。該項目落戶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來優時項目投資總金額為2億元,項目前期將對現有生產線進行升級。在此基礎上,新增組裝和包裝生產線,預計組裝線2022年投產,灌裝線2024年投產。生產線采用全自動設計,建成后產能可達4800萬支每年,生產產品在滿足中國市場的同時,還將出口澳大利亞、日本以及其他亞太國家和地區。

            資本控股有限公司落戶石景山區。石景山區以冬奧為帶動,服貿會期間預計簽約近百家企業、涉及資金600余億元。其中,吸引中交資本控股有限公司落戶,注冊資金100億元,將作為中國交建的金融控股和資本運作平臺。

            瓦里安醫療設備(中國)有限公司向總部申請在經開區引入全線產品,同步建設全球研發中心。瓦里安醫療設備(中國)有限公司于2007年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建立大中華區總部及中國工廠,目前占有全球超過50%的腫瘤放射市場。計劃在現有廠區內增設4個高能射線測試間,投產后預計產能擴大一倍。租用經開區朝林廣場建設瓦里安全球創新中心,預計年底前全部管理研發人員遷入并投入運營。中心將聚焦遠程醫療及數據分析業務開展研發,建成后將具備AI設備研發、數字展廳、上下游產業孵化器等功能。項目預計近三年(2022—2024)實現新增產值12.54億元,新增稅收0.44億元。企業預計未來四年,產值年平均增長率達22%,稅收平均增長25%。

            北京王府井免稅品數字零售有限責任公司落戶天竺綜保區。該公司由王府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獨資設立,注冊資本5000萬元。公司計劃租賃保稅功能一區航港項目F03庫約2000平方米,用于后期經營免稅店和跨境電商的倉儲業務。該公司已取得入區批復,目前正辦理工商登記手續。預計2023年實現營業收入4億元。

            國民養老保險公司在京批籌。9月3日,中國銀保監會批復同意工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等17家公司共同發起籌建國民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111.5億元,注冊地北京市。

            海淀區舉行“兩區”建設重點項目簽約儀式,集中簽約龍芯中科、人保資本、科大訊飛、商銀微芯、金隅基金等29家重點企業。龍芯中科是中國CPU行業領軍企業,海淀區將支持龍芯中科在中關村科學城北區翠湖科技園建設龍芯產業園項目?拼笥嶏w公司擬在海淀區建設北京總部。此外,紅杉資本和奇績創壇投資落地的太琦圖形、芯聯心、推行科技等項目簽約入駐中關村創業大街。依仁智源、偉杰信、偉德杰、康美特等企業機構與海國投簽約入駐貝倫產業園。

            艾美疫苗將在經開區建設中國總部及mRNA創新疫苗產業化基地一期項目。近日,艾美疫苗股份有限公司競得經開區新擴區瀛海鎮0803街區一宗工業用地,總面積4.95公頃,用于建設艾美疫苗中國總部及mRNA創新疫苗產業化基地一期項目。艾美疫苗承諾總投資不低于6.56億元,達產產值不低于16.9億元,達產納稅額不低于1.5億元。艾美疫苗是中國最大的全產業鏈民營疫苗集團,是國內第二大疫苗制造企業,是中國唯一一家擁有全部五種經過驗證的人用疫苗平臺技術的疫苗企業。

            12個央企項目集中簽約落地未來科學城。9月24日,中央企業高質量參建未來科學城工作推進會在未來科學城召開,會上國家電網、中石化、兵器工業、國家電投等12個央企項目集中簽約落地,計劃總投資108億元,主要涉及先進能源、先進智造領域科技創新和高精尖項目。

            城市副中心引入首家法資企業,定位為安塔衛集團亞太地區運營總部,標志著該企業業務主體將逐漸從上海移至北京。安塔衛集團總部設立于巴黎,為全球35個國家和地區的客戶提供軟件信息技術服務專業咨詢,2006年在上海設立全資公司。未來,安塔衛集團將立足城市副中心功能定位,把業務拓展至雄安新區以及全國,著力于提供基于云計算基礎上的軟件及信息技術服務。

            北京央企投資協會背景基金管理公司落戶順義。日前,央鼎(北京)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在順義區成功設立,注冊資本1000萬元。該公司由北京央企投資協會旗下投資平臺央投匯智、北京元航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及國創鼎元(北京)企業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聯合設立,后期擬聯合上市公司、行業協會、地方政府投資平臺設立2只共40億規模的產業投資基金,分別重點投資于生物疫苗、創新藥、創新診療技術和高端醫療器械等領域以及獸用疫苗、獸藥、獸用體外診斷試劑、獸用培養基及生物耗材等領域。

            山東德州市委書記田衛東赴京招商引資。9月5日至 6日,山東德州市委書記田衛東赴京開展招商引資活動。田衛東一行先后到有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中核弘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京東集團、中國建材有限公司、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等6家央企、強企、科研院所對接洽談。有研科技集團、京東等公司表示將加速推進新項目落地德州。

            銅陵市市長孔濤赴京拜訪央企開展招商引資工作。9月4日至7日,銅陵市市委副書記、市長孔濤率隊赴京拜訪中儲糧油脂有限公司、中國儲備棉管理總公司、中國儲備糧管理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節能環保集團有限公司等央企,開展招商引資工作,并與中國儲備糧管理集團有限公司等公司達成合作共識。

            東方市委副書記、市長張長豐率東方市招商考察團赴京開展招商考察。9月10日,東方市市委副書記、市長張長豐率團赴京開展招商考察活動。張長豐一行在普恒國際副總裁趙梵的陪同下,深入普恒國際物流發展(北京)有限公司,詳細了解企業發展情況,學習航空物流產業發展經驗,就推動雙方在航空物流等領域實進行了合作洽談。

            濮陽市市委書記楊青玖率隊赴京滬精準招商。10月10日,濮陽市市委書記楊青玖率隊赴京開展精準招商活動,參觀考察北新集團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楊青玖熱情拜訪企業主,認真聽取企業介紹,仔細參觀企業生產流程、產品展示,與企業負責人深入交流,并真誠地邀請企業主到濮陽投資興業。

            東華軟件南方總部基地將落戶深圳。9月18日,深圳市龍崗區人民政府與東華軟件股份公司簽署投資合作框架協議,東華軟件南方總部基地將落戶龍崗,雙方將在建設東華龍崗區智慧產業運營中心、研發中心和培訓中心等方面開展深入合作。東華軟件股份公司為深交所上市企業,市值逾250億,是國內智慧城市建設和運營、弱電及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IT服務、軟件開發的特大型企業,也是國家首批信息系統集成及服務大型特一級企業。

            出門問問全國總部落戶南京。9月26日,出門問問全國總部啟用儀式在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新港高新園的紅楓科技園隆重舉行。出門問問創始人兼CEO李志飛在致詞中表示,出門問問以南京為中心的全國業務已經全面展開,包括研發、供應鏈、銷售與企業服務等在內的核心業務穩步推進。隨著全國總部的啟用,出門問問將會進一步增加南京團隊的規模。

            三峽集團總部從北京遷駐武漢。9月26日,中國長江三峽集團總部搬遷揭牌大會在武漢召開,至此三峽集團總部正式從北京遷到武漢。會上,三峽集團分別與湖北省政府、武漢市政府、宜昌市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助力湖北打造一批千億級產業集群。

            華為河北總部落戶石家莊。10月11日,石家莊市市委書記張超超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副總裁楊瑞凱一行進行座談,雙方就深化互惠共贏合作、加快產業項目落地進行深入交流。雙方議定,華為河北總部落戶石家莊,同時華為攜手石家莊開展多領域戰略合作,堅持“總體謀劃、分步實施,重點突破、盡快破題”的原則,成立工作專班,明確牽頭領導,完善對接機制,加強溝通協商,每半個月通報一次工作進展,努力打造政企合作典范。

            小米新設智造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經營范圍包括創業投資等。小米有限責任公司新增對外投資,新增投資企業為北京小米智造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北京小米智造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于9月18日成立,執行事務合伙人為北京小米企業管理有限公司。公司經營范圍為股權投資、創業投資和投資管理。公司由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和北京小米企業管理有限公司共同持股。

            微博香港公司注冊成立。9月7日,微博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注冊成立。今年3月23日,美股上市公司新浪宣布完成私有化,正式退出資本市場舞臺。新浪董事長曹國偉強調,私有化之后,以新浪移動為主體的原新浪門戶業務將與微博業務更緊密地整合,而新浪財經、新浪金融以及新浪體育等垂直業務將更加獨立地發展。同時,新浪未來將加大投資力度,加快并購步伐,實現業務多元化發展。

           
          首 頁  |  經濟要聞   |  政策法規   |  經濟數據   |  功能區域   |  熱點專題   |  影像北京
          京ICP備08003934號-1
          北京市經濟信息中心 - 網站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