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body id="ns4zd"><noscript id="ns4zd"></noscript></tbody>
      1. <s id="ns4zd"><samp id="ns4zd"><listing id="ns4zd"></listing></samp></s>

        <tbody id="ns4zd"></tbody>
          <tbody id="ns4zd"></tbody>
          <em id="ns4zd"><object id="ns4zd"><input id="ns4zd"></input></object></em>
          首頁 經濟要聞 政策法規 經濟數據 功能區域 熱點專題 影像北京
            當前位置:首頁 > 首頁導航 > 園區疫情影響監測
          (第十二期)服務業上市企業及園區疫情影響監測信息

          2020-05-09 16:02   來源:京信網

            【受影響企業】 ●金融企業

            

            金融企業積極抗疫。光大銀行零售金融推出全新打造的“薪悅”系列名品之“云開卡”線上工資卡申請功能,實現了代發批量發卡業務線上線下全流程貫通,有效提升了代發業務服務效率,高效保障企業復工復產。

            ●科技服務業企業

            部分科技服務企業受疫情影響明顯。石化油服一季度業績報告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乃至全球經濟造成較大影響,國際油價斷崖式下跌,加劇了境內外油服公司的經營壓力。受疫情影響,公司主要專業工作量和營業收入同比顯著減少,停待費用和防疫支出同比增加,預計2020年一季度虧損1.82億元。

            ●信息服務企業

            部分信息服務企業受疫情影響較小。航天宏圖董事長、總經理王宇翔表示,公司主要客戶為政府部門、國有企業、科研院所和軍隊,受疫情影響,部分項目招投標工作會有所延遲,驗收及付款進度有一定延緩,但該類客戶的需求不會因疫情而終止。隨著現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部分客戶已陸續開展了招標和驗收工作,目前看,疫情對公司和行業影響較小。佳訊飛鴻回答投資者提問時表示,2020年第一季度,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影響范圍較為廣泛,導致公司部分項目的招投標以及訂單交付有所延期,而公司運營等固定支出穩定發生,所以公司一季度業績產生了較大波動。疫情發生后,公司及時調整各項經營安排,采取多種措施保障有序復工復產,努力降低疫情對公司帶來的影響。同時,公司踐行“科技抗疫”,第一時間啟動了 “疫情防控應急指揮調度系統”的研發,并作為北京市首個疫情防控系統已在海淀區成功部署。隨著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的不斷完善,將擴大公司“突發公共事件應急指揮系統”等相關產品在新領域的應用空間。從行業角度看,交通、國防等領域的投資在國家基礎設施投資中占據重要地位,并將繼續保持長期穩定的發展勢頭。所以,疫情對公司整體業績帶來的影響有限。

            ●現代商貿企業

            部分電子商貿企業一季度受疫情影響有限。國聯股份業績報告指出,面對疫情影響,公司通過產業鏈“戰疫”計劃、拓展全球尋源、推出工業品/原材料帶貨直播和百團拼購等舉措,積極轉危為機,旗下各多多電商平臺的注冊用戶和訂單量增長較快,推動了交易收入和毛利的快速增長,預計一季度盈利約3950萬元—4050萬元。

            ●商務服務企業

            部分商務服務企業受疫情影響明顯。創業黑馬業績報告指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公司培訓輔導服務線下業務交付推遲,導致主營業務收入下降,預計一季度虧損300萬元—450萬元。

            ●教育服務企業

            部分教育服務企業受疫情影響明顯。新東方董事會主席俞敏洪表示,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爆發影響,從1月底開始,新東方就停止了全國所有學習中心的運營,這對新東方2020財年第三季度的凈收入增長產生了約8%-10%的負面影響,主要原因是2月的退班率及延期上課的人數高于正常水平。盛通股份業績報告指出,受新冠疫情影響,公司線下教學網點延期開課,導致公司教育業務第一季度虧損2000萬元—2800萬元。凱文教育業績報告指出,線下培訓業務受疫情影響較大,租賃業務也因疫情及去年出售部分樓宇等因素影響,預計2020年第一季度歸屬于上市公司的凈利潤將虧損1300萬元—1700萬元。

            ●旅游休閑服務企業

            中國國旅受疫情影響影響。中國國旅發布的第一季度業績報告顯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一季度凈利潤虧損1.2億元,同比減少105.21%。全聚德財報顯示,疫情導致公司營業收入大幅減少,公司一季度營收約1.8億元,同比下滑55.03%。由于營收驟降,公司營業利潤虧損9448.9萬元,同比減少598.02%。

            ●房地產服務企業

            部分房地產服務企業受疫情影響明顯。金隅集團業績報告指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游客戶復工時間較去年同期推遲,水泥和熟料綜合銷量同比減少,一季度公司營收同比減少38.45%,凈利潤虧損2.81億元。

            【受影響園區】 ●中關村科學城

            

            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聯合首批30家創投機構發起創投戰疫投資行動。該行動將提供總規模約300億元的投資額度,投資將聚焦生命健康、數字經濟、協同辦公、無人配送等高精尖產業領域,重點投向初創期、成長期的優質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助力優質科技企業渡過難關。

            中關村企業可重復使用醫用防護服獲批上市。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北京市藥監局、北京市科委等部門成立“可重復使用醫用防護服科研攻關”項目組,緊急啟動疫情防控應急科技專項攻關。北京邦維公司負責研發的可重復使用醫用防護服獲二類醫療器械注冊證,正式獲批上市。

            百度與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所聯合設立基因測序工作站。4月24日,百度與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聯合設立“中國CDC應急技術中心-百度基因測序工作站”,共同推動新冠肺炎病毒基因組分析與新型疫苗研究工作。

            ●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

            經開區企業積極戰“疫”。面對疫情,作為國內產品線最完整、金融業務最全面、市場占有率最高的線上金融科技龍頭企業,科藍軟件戰“疫”創新,推出了移動端的銀行手機柜臺、基于人工智能音響設備的小藍貓遠程金融家居微柜臺、面向線上金融司法糾紛的多渠道在線司法解決方案和智能高柜機器人“小藍”等產品,為戰“疫”提供解決方案。

            【城市及生活影響】 “五一”北京10家市屬公園將首次實行網絡實名預約購票!拔逡弧奔倨,市屬11家公園將落實各項疫情防控措施,持續完善限流管控機制,開展分時段游覽預約,優化游覽路線,引導游客錯峰分時出行,嚴格按照公園瞬時承載量的30%控制客流,全力做好游園疫情防控工作。

            

            【專家觀點】 

            實際失業率或達20%。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研究認為:目前中國實際失業率已達20.5%,失業短期內很難出現V型反轉。失業率高企將會讓房價、汽車等產業持續下行。

            出臺困難行業專項救助政策,積極推動數字生活服務。中國勞動學會農民工發展(復工)課題組報告指出,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條件下,現代服務業新業態如何在行業創新發展中加快復工,發揮保就業、保民生、保市場中新業態快速反彈的獨特作用,提出以下建議:國家有關部門盡快制定促進現代服務新業態復工復產與創新發展計劃。建議充分發揮平臺經濟在全鏈路對接零散商戶方面的中樞作用,及時研究研究與平臺經濟相適應的服務和監管辦法。如在對企業的營業證照、購銷憑證的認定和查驗方面,增加數字化認定審核方式,探索平臺大發票的報銷憑證查驗方式等。出臺集合財政、金融、就業政策救助餐飲住宿困難行業的專項措施。在國家出臺一攬子政策措施基礎上,研究出臺重點針對中小微企業"量身定制"的救助政策,包括發放消費卷等刺激消費政策,中小微企業處于市場恢復前的特別困難期,“熨平”市場受到的重創有個復蘇過程。充分調動中小銀行、互聯網銀行的積極性,采取靈活措施,保障支持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貸款精準發放。落實好人社部門的暖企政策,對延后到6月底交納養老醫療失業工傷保險,預計有困難的建議可延后到9月底,特別困難的可延后到年底,增加小微企業復工穩崗預期。積極推動數字生活服務業納入新基礎設施建設。數字化生活服務納入新基建,將成為投資的熱點領域、助力拉動經濟和消費增長。各級政府布局新基建要高度重視與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生活服務業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統籌布局、早建早用,如在傳統商區疊加建設外賣專用的小型分揀和等候區域,在寫字樓、醫院、學校等外賣需求集中的區域建設智能取餐柜等。支持零活用工、彈性工作、共享用工等新型用工。一是鼓勵“共享用工”等創新模式,構建基于企業對企業、企業對個人、個人對個人的共享員工信息平臺,為崗位信息共享、在線溝通、職業資格培訓、相關認證等提供一站式在線服務,快速匹配用工信息,切實提升共享效率。二是充分利用數字技術創新職業培訓,調動用人企業和參訓人員的積極性。引導勞動力合理進行產業間轉移,鼓勵各地大型職業培訓機構和有條件的民營培訓機構加快發展線上培訓。完善第三方監管機制,探索建立個人職業培訓賬戶制度。盡快研究新業態養老、醫療、工傷、失業保險指導意見。針對現代服務業新業態常見的靈活用工模式和員工流動性大的特點,盡快研究制定適合這類人員的參加社保暫行辦法。對現有勞動關系框架下的社保制度進行創新,探索沒有勞動關系也可以繳納養老、醫療、工傷、失業保險的新規則,對于可能為多家用人單位服務的新業態就業人員,從制度上明確應有主體公司來開設社保賬戶,從而確定工傷保險繳納責任主體。同時,引入商業保險作為社會保險的有益補充,共同解決新業態勞動者的社會保險問題。

            建議啟動中小微企業“信用基建”工程。首都師范大學信用立法研究中心研究員薛方指出,“信用基建”并非創設一家新銀行,而是給中小微企業提供一個“信用積累、儲蓄、增信、變現”的水庫一樣的新基建,打通金融服務精準對接的最后100米。工程的實施,不搞重復建設,只需要對現有全國中小企業信用信息共享平臺的整合創新實現升級,也是對目前全國公共信用信息平臺無法覆蓋的中小微企業的補充。平臺提供六大系統信用服務,即挖信、評信、增信、儲信、修復、用信!巴谛拧钡惹拔屙検瞧髽I信用資產的“收入”,用信是企業信用資產“支出”和信用價值的變現。其中的“挖信”是對中小微企業沉睡的信用資源多維挖掘和信用價值量化,是傳統采信、征信、評信的智能疊加!皟π拧,是解決 “數據白戶”的問題。本次疫情危機中,國家投資7.3億建成的中國疾病網絡直報系統的失靈教訓需要汲取,在“信用基建”工程在硬件設施升級的同時,需要一套包括信用體系在內的現代治理體系的“軟件”的同步升級。

            

            【外省市應對措施】 地方近期出臺的主要政策

            

            ●上海市

            上海市出臺《關于提振消費信心強力釋放消費需求的若干措施》。措施提出,上海要組織重點企業,通過線上引流帶動實體消費。釋放汽車消費潛力,鼓勵消費者使用新能源汽車并進行一定補貼。舉辦上海信息消費節,鼓勵促進智能終端、可穿戴設備、智能家居等新型信息產品升級消費。推動發展免稅經濟,加快推進重點商圈離境退稅商店全覆蓋,擴大即買即退試點范圍。

            ●深圳市

            4月26日,深圳市發布進一步穩定和促進就業若干政策措施,從支持企業穩定崗位、開發更多就業崗位、促進勞動者多渠道就業、提升勞動者技術技能水平、做實就業創業服務、完善就業失業監測研判機制等六大方面,以更大力度實施好就業優先政策,多措并舉促進各類群體就業,確保全市就業大局穩定和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江蘇省

            江蘇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積極應對疫情影響促進消費回補和潛力釋放的若干舉措》,江蘇從促進消費業態有序恢復、提振汽車家電等大宗消費、推動文旅體育消費重振提質等八大方面拿出具體舉措,加快促進消費回補和潛力釋放,更好發揮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

           
          首 頁  |  經濟要聞   |  政策法規   |  經濟數據   |  功能區域   |  熱點專題   |  影像北京
          京ICP備08003934號-1
          北京市經濟信息中心 - 網站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