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影響企業】
●金融企業
部分金融企業業績受疫情影響較小。一季度,建設銀行營業收入、凈利潤分別達2093.95億元、808.5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1.94%、5.12%,增速較2019年一季度(2.10%、4.20%)、2019年全年增速(7.09%、4.74%)均有所提升。
金融企業繼續“抗疫”。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給企業帶來的影響,光大銀行出臺多項針對性政策和措施,以“三加三減”全力支持中小微企業復工復產!叭印保阂皇羌哟笸斗帕。為疫情防控類企業劃撥專項信貸200億元,其中20億元定向用于武漢地區小微企業。二是加強創新,增加科技投入,優化“陽光普惠云”系統,一季度20條線上普惠供應鏈落地,支持多地區無接觸云簽約,緩解400多戶上下游小微企業資金周轉困難。三是加快線上化,迭代升級“陽光e微貸”“陽光e抵貸”等線上化產品,制定9000多戶白名單,精準畫像,審批通過率提升10%以上!叭郎p”,即通過減負、減壓、減責為企業提供優惠服務。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工商銀行實施“春潤行動”,全面支持復工復產;實施消費扶貧“春暖行動”,確?挂叻鲐殐刹徽`。同時,加大了重點領域信貸投放和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力度。
●信息服務業企業
部分信息服務企業一季度業績受疫情影響明顯。一季度,久其軟件營收同比下滑5.09%,凈利潤虧損7070.97萬元;京天利營業收入同比減少9.8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減少78.93%;東方網力營收同比下滑92.3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1.33億元;航天長峰營業收入同比下滑54.0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3498萬元;同有科技營收同比下滑61.8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1344.46萬元;綠盟科技營業收入同比減少13.7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6065.65萬元;立思辰營業收入同比減少71.8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1.4億元;太極股份營業收入同比減少12.4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減少27.82%;東方通營業收入同比減少71.9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4114.53萬元;啟明星辰營收同比下滑33.8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7934.83萬元;航天信息營收同比下滑26.6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4.24億元;石基信息營收同比下滑14.4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下滑48.02%;康拓紅外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6.2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長1.35%;高偉達營業收入同比減少31.7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328.95萬元;浩豐科技營業收入同比減少11.0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長69.19%;大恒科技營收同比下滑60.9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4940.85萬元;華誼嘉信營業收入同比減少66.9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5478.52萬元;新晨科技營業收入同比減少52.2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1155.33萬元。
本市信息服務企業積極復工復產。恒華科技表示,公司已全面復工,目前在手訂單充裕。飛利信表示,目前,公司各地項目已逐步恢復,具體項目進展受各地疫情防控工作等多項因素影響,公司將持續跟進項目驗收。
●文化創意服務企業
部分文創企業公布一季度業績。掌趣科技一季度實現營收同比增長14.9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下滑49.60%。中文在線數字出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一季度實現營業總收入1.67億元,同比增長8.0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03.98萬元,同比扭虧為盈。光線傳媒一季度實現營收同比下滑75.2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下滑67.82%。昆侖萬維一季度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7.2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長33.95%。北巴傳媒業績報告指出,由于受疫情影響子公司海依捷下屬4S店銷售及維修業務收入減少,公司一季度營業收入同比減少40.9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3873.93萬元。捷成股份一季度營收同比下滑33.5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下滑67.98%。中國科傳一季度實現營收2.45億元,同比下滑33.1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1962.18萬元。
●現代商貿企業
部分商貿企業一季度業績受疫情影響明顯。金一文化業績報告指出,一季度,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公司及公司上下游企業復工延遲,同時零售門店客流量在疫情期間較為低迷,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同比減少65.2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6407.15萬元。北京城鄉業績報告指出,一季度,新準則按凈額法確認聯營收入及受新冠疫情影響,商貿業客流量劇降,銷售大幅下滑,旅游業訂單取消,業務停滯,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同比下滑67.9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6341.54萬元。國藥股份業績報告指出,受疫情影響,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82.10億元,同比下滑18.30%;實現歸母凈利潤2.32 億元,同比下滑19.02%。華聯綜超業績報告指出,疫情期間堅持營業,加大商品供應力度,公司一季度實現營收同比增長10.6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長35.85%。受新冠疫情影響,王府井一季度實現營收15.2億元,同比下滑78.7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2.02億元,同比下滑150.16%。翠微股份指出,新冠疫情對零售行業帶來嚴重沖擊,公司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47億元,同比下滑81.44%;凈利潤虧損0.43億元,同比下滑197.07%。
●商務服務企業
部分商務服務企業公布一季度業績。受疫情影響,藍色光標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約81.17億元,同比增加45.0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2.04億元,同比減少7.95%。騰信股份一季度實現營收同比增長14.4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下滑77.02%。
●節能環保服務企業
部分節能環保服務企業公布一季度業績。受疫情影響,清新環境一季度營業收入同比減少20.3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減少27.63%;萬邦達一季度營收同比下滑38.2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下滑47.05%;天壕環境一季度營收同比下滑12.4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1429.24萬元;乾景園林一季度營收同比下滑70.5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1349.88萬元;中持股份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84億元,同比增長21.5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305.44萬元,同比增長近150%。
●旅游休閑服務企業
旅游休閑服務企業一季度業績受疫情影響明顯。一季度,眾信旅游營收同比下滑53.2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2906.17萬元;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營業收入同比減少52.76%,歸母凈利潤虧損1.98億元。
●房地產服務企業
部分房企一季度業績受疫情影響明顯。一季度,大龍地產營業收入同比下滑93.2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約1873萬元;中國高科營業收入同比下降23.3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下降14.82%;財信發展營收同比增長56.2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2807.95萬元;華遠地產實現營業收入為3.26億元,同比下降44.0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負1128.14萬元,同比下降212.77%;新華聯實現營業收入同比下降61.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3.3億元;信達地產營收同比增長469.6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4.88億元,同比增長18590.23%;北辰實業營收同比下滑50.7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下滑75.95%;金融街營業收入同比下降 42.3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下降 73.07%;中國國貿營業收入同比減少14.6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減少16.78%。
【受影響園區】 ●中關村科學城
中關村延慶園迎園藝企業入駐。日前,中關村嘉卉園藝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花博匯承(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有限公司、光合工場(北京)生態環?萍加邢薰、北京鑫垚惠農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景桐生態環境有限公司簽約入駐延慶園現代園藝產業創新中心。近兩年,該創新中心已吸引122家園藝類企業落地,初步形成了現代園藝科研、生產、科技服務、文創等業態集聚發展的態勢。
●懷柔科學城
懷柔科學城空間環境地基綜合監測網項目封頂。疫情期間,懷柔科學城建設不降速。3月中旬,懷柔科學城41個在建科學設施及配套重點項目已全部復工。截至4月25日,2019年年底啟動的11個中科院科教基礎設施項目和5個第二批交叉研究平臺施工準備工作基本完成,空間天文與應用研發實驗平臺、腦認知功能圖譜與類腦智能交叉研究平臺、京津冀大氣環境與物理化學前沿交叉研究平臺等8個項目陸續奠基,進入正式施工階段。日前,空間環境地基綜合監測網(子午工程二期)主體結構封頂。第二批交叉研究平臺項目國際子午圈大科學計劃總部主體工程也完成封頂。
【城市及生活影響】 北京醫療機構4月底陸續恢復體檢服務。醫療保障組近日印發《關于疫情防控期間有序開展體檢服務的通知》,要求全市醫療機構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醫療服務,有序開展體檢服務。原則上,各醫療機構要在4月底5月上旬陸續恢復健康體檢服務,并提前對公眾進行告知。
五一假期北京全市公園迎客452萬人次!拔逡弧毙¢L假期間,全市上千個公園共接待游客452萬人次,較去年同期減少48.52%。根據監測數據,玉淵潭公園、北海公園、天壇公園和朝陽公園等27個公園單日游客都超過萬人。朝陽區的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平均日客流量超5萬人次。天壇公園、朝陽公園也都出現了單日超3萬人次的客流高峰。郊區公園游客有大幅上漲,大興念壇公園、南海子公園,昌平的濱河森林公園、東小口城市休閑公園、未來科學城濱水公園等,游客量較平時增加6到7成。
五一假期北京交通運行總體平穩。北京市交通委新聞發言人表示,五一假期全市交通運行總體平穩、有序。市內交通總量下降,假日特點明顯。城市路網。假期前四日路網高峰平均交通指數日均2.7,較去年同期下降39%,處于基本暢通級別。交通指數峰值4.7,出現在假期首日10:45—11:30,較去年同期下降41%。城市內,交通壓力主要集中在公園及景區周邊,如:北京植物園、奧林匹克公園、香山、動物園等公園及景點周邊道路出現短時壓力集中。地面公交。地面公交運營總體平穩,客運量同比明顯下降。假期前四日日均328.72萬人次,同比下降54%。軌道交通。軌道交通運營總體平穩,客運量同比大幅下降。假期前四日日均290.12萬人次,同比下降67%。
【專家觀點】
應對疫情的宏觀經濟政策:三主三輔、三增三減。中國人民大學教授余智認為,新冠疫情對中國的宏觀經濟造成重大負面沖擊。應對疫情的宏觀經濟政策,應確立三個“主輔”關系與三個“增減”關系。三個“主輔”關系:一是經濟救助為主,經濟刺激為輔。部分產業、很多企業的基本生存發生問題,一些低收入民眾的基本生活遇到重大困難,需要及時救助。這應成為當前宏觀經濟政策的指導思想。二是財政政策為主,貨幣政策為輔。貨幣政策的對象是普適性的,但疫情造成的影響是結構性的,對不同行業、企業、個人不同。貨幣政策的貸款需要償還,而很多特別困難的企業與個人需要財政無償援助。三是直接補貼為主,減輕稅負為輔,F在很多困難企業與民眾面臨的根本問題,不是收入的稅負問題,而是幾乎沒有收入,甚至入不敷出。財政政策應以支出政策為主,幫助受到疫情負面影響的行業、企業、個人渡過難關。三個“增減”關系:一是縮減新老基建投資,增加企業民眾補貼;ㄖ簧婕皫讉行業,且受疫情影響較小。二是縮減重點產業補貼,增加困難產業補貼。三是縮減國有企業補貼,增加民營企業補貼。
旅游業應對疫情如何著力。中國社會科學院旅游研究中心主任宋瑞建議從四方面入手:一是推動旅游業的新一輪改革開放和高質量發展。建議在“十四五”規劃中,著重增加旅游業改革和對外開放等方面的內容。二是進一步強化、優化和細化政策。首先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制定專門的產業振興政策。其次要動態調整政策重點。疫情防控后期需根據不同區域不同旅游細分行業受損情況和復蘇預期,引導各地盡快制定出臺旅游業振興計劃、指導意見與實施細則,以扶持中小企業和穩定就業市場為主。三是加強疫后旅游市場的引導?蛇\用大數據,做好旅游行業復工復產專項分析、關鍵區域監測預警、返程人口檢測等。在此基礎上,針對不同地區、不同領域、不同規模的旅游從業主體復工復產的條件和必要性進行全面評估,制定旅游業分區分業分時段復工復產指南。四是引導旅游就業市場穩定化和規范化發展,重點關注并解決如下問題:了解各地旅游企業享受一次性就業補貼、創業擔保貸款展期貼息、失業補助金、“五險一金”延期繳納等政策的落實情況;鼓勵各地通過政府采購、購買服務等方式,吸納旅游從業人員靈活就業;推動旅游就業市場的規范化和現代化等。
【外省市應對措施】 地方近期出臺的主要政策
●上海市
上海市印發《關于全面做好企業復工復產和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金融服務的若干意見》。意見從持續加大企業復工復產金融支持、全力保障重大項目有序開復工和產業鏈協同、積極支持穩住外資外貿基本盤和擴大有效投資、積極推進金融領域對外開放、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等五個方面提出具體落實意見,充分體現了上海金融系統加快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秩序恢復常態的政策合力。
●江蘇省
為引領提振群眾體育消費,江蘇省體育局、省發改委日前印發《關于促進全民健身和體育消費推動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努力推動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促進體育消費提質升級,激發體育消費動能。
●湖南省
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的影響,湖南省政府辦公廳印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進一步做好穩就業工作十六條措施》,通過“真金白銀”穩定社會就業,促進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