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影響企業】
●金融企業
金融企業積極抗疫。工行北京分行在個人信貸業務方面推出六項服務舉措,全力支持首都客戶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一是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對與防疫有關的小微企業申請個人經營類貸款的,實行受理、審批綠色通道制度,保證信貸資金及時用于防疫物資生產。疫情期間發放的經營類貸款,予以一定利率優惠,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對存量個人經營類貸款客戶,所經營企業因疫情影響較大、經營出現困難的,給予續貸和展期支持,幫助企業度過防疫困難期。二是加強防疫期間還款服務保障工作。凡參加疫情防控的醫護人員、工作人員,以及確診患者和疑似人員及其配偶,疫情期間在工行的個人貸款因不便還款發生逾期的,不計為違約,不進入違約客戶名單。三是推出貸款面簽預約加線上面簽服務。為防范住房貸款集中簽約的人群聚集風險,分行與開發商、二手房中介協商一致,對于個人住房貸款簽約采取預約制,分散至各支行或就近網點進行簽約。面簽過程中,為滿足部分客戶提出的全程佩戴口罩的需求,緊急推出人臉識別身份認證服務。四是推出自助渠道預約提前還款服務。五是多種線上貸款服務。目前該行的個人金融資產自助質押、網貸通、經營快貸、e抵快貸等產品均支持在線申請。六是支行現場支持服務。疫情期間,民生銀行建立信貸審批綠色通道,不斷優化信貸審批流程,以高效便捷的信貸服務贏得企業好評。一方面 ,民生銀行建立了評審快速響應機制。對于受疫情影響較大領域和地區的融資需求,開通綠色審批通道,優先受理,限時審批。同時,對于重點區域和重點領域融資,該行優化相關授權方案,提高審批效率。另一方面,創新工作方式方法,盡量減少現場貸審會的方式審議項目。除一些疑難項目外,民生銀行鼓勵采用非現場方式討論及傳簽方式進行決策審批。民生銀行還簡化盡調作業要求和審批流程,進一步提高審批效率。對于疫情嚴重地區的分行,允許在盡調和審批流程方面采取靈活處理方式,可通過遠程面談調查、資料電子化、外部數據驗證等方式簡化調查審查流程。同時,民生銀行還要求相關分行制定簡化流程的實施細則和作業要求,有效防范業務風險。打造創新平臺支撐?挂咂陂g,民生銀行高度關注醫藥行業企業的動態情況,積極布局供應鏈金融,以全線上化供應鏈場景產品支持企業發展。為幫助中小微企業應對疫情挑戰,微博借錢推出幫幫貸服務,首批內測用戶可享受最高20萬額度6期0利率的優惠措施。
●信息服務企業
信息服務企業發力新基建。疫情期間,本市信息服務企業積極戰略調整,紛紛發力新基建。東華軟件全資子公司東華云計算有限公司與大興新媒體產業基地管理委員會簽署《項目入園協議》,將在大興新媒體產業基地成立新基建云計算中國創新總部并注冊公司“東華云和智慧城市有限公司”,注冊資本不低于2億元;優先在基地選址建設云和科技城產業基地,總投資規劃約30億元。神州泰岳全新構建“大IT運營中臺”,持續打造新環境、新格局下的智能化運營管理平臺,以及面向5G及云網融合業務的高效、優質的生產運營平臺,為電信運營商和大型企業ICT運營賦能。易華錄與綠地集團達成戰略合作,繼續發力布局“新基建”領域。紫光集團初步完成芯片產業布局,基于云網業務已有的成果,開始迎接新基建風口,升級云賽道。
●文創服務企業
文創企業積極加強跨界合作,布局在線有聲讀物。數字閱讀市場加速發展,中文在線與在線音頻平臺“蜻蜓FM”的運營實體麥克風文化傳媒簽訂《戰略合作協議》,中文在線提供旗下的17K小說網、四月天文學網的數字版權授權作品授權給麥克風文化傳媒,麥克風文化傳媒為授權作品向終端用戶開通會員產品/收費閱讀/免費閱讀等功能。
●商務服務企業
商務服務企業積極布局智能辦公。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將遠程辦公行業推上“風口”,各大互聯網巨頭紛紛布局。京東智聯云宣布將攜手金山、金蝶、致遠互聯、今目標、網易有道、稻殼互聯等多家科技企業,打造“協同辦公平臺生態聯盟”,并宣布將與產業生態合作伙伴及客戶一起,共建“下一代智能協同開放平臺”。疫情期間,京東智聯云推出十余款“抗疫”產品及服務,為3000余家企業提供了免費遠程視頻會議服務。
●現代商貿企業
現代商貿企業積極復工復產。五一期間,王府井集團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包含百貨、奧萊、購物中心等全國五十余家門店同步發力,打造線上線下的五一消費節。各地門店全面開展直播和社群營銷,各店在直播間和社群內進行專屬優惠、爆品秒殺、新品種草、推介等活動,有效的實現吸納新客、促進交易量、增強顧客粘性的效果。東安市場等店通過聯合抖音“一城一MALL”主題活動進行連續24小時直播,并首次嘗試黃金類商品直播帶貨。五一期間,王府井集團整體線上訪客量超三百萬人次,銷售同比增長13%。
●旅游休閑服務企業
旅游休閑服務企業積極轉型。中青旅旗下中青旅聯科公關顧問有限公司與愛卡汽車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以“旅游+汽車”為載體,開展品牌、產品、活動、營地等多元化合作,推動國內自駕游市場實現跨界創新。疫情期間,首旅如家把握市場需求,嚴格按照防疫標準,圍繞硬件設施、防疫消毒、棉織品消毒洗滌、對客服務、餐飲服務、員工防護等多個方面,甄選出“放心酒店”!胺判木频辍敝贫ㄓ24項專項清潔標準,落實59項防疫清潔措施,為賓客筑造安心港灣。目前“放心酒店”已超3000家。不僅如此,首旅如家還在繼續深化拓展放心酒店的外延,強勢聯合美團、首汽約車、曹操出行、1藥網、白熊保等“如旅隨行”生態圈企業,以住宿為核心,推出“放心餐”“放心行”“放心問診”“免費保險”等服務,為賓客放心出行提供保障。
【受影響園區】 ●中關村科學城
中關村企業的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獲批。中關村企業北京新興四寰物技術有限公司研發的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IgM抗體檢測試劑盒日前通過國家藥監局審批,取得第三類醫療器械注冊證。該試劑盒采用膠體金法檢測原理,能在10-15分鐘內判讀血清、血漿中的新冠病毒抗體IgM。截至目前,中關村共有7家企業研發的檢測試劑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
中關村軟件園開放七大服務平臺。日前,海淀區上地街道與中關村軟件園聯合啟動“Z-ONE護航計劃”,面向上地地區3.6萬余家企業開放人力資源聯盟服務平臺、產學研合作平臺、共性技術支撐平臺、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平臺、企業創新服務平臺和國際化服務平臺等七大服務平臺,提供政策匹配服務、產學研合作、共性技術支撐等服務,為企業復工復產按下“快進鍵”。中關村軟件園聚集了騰訊、聯想、百度、新浪、亞信、網易、廣聯達、滴滴、千方科技等知名企業在內的700多家高科技企業。
●懷柔科學城
大科學裝置“助手設施”懷柔科學城開工。5月10日,懷柔科學城又一個中科院“十三五”科教基礎設施—大科學裝置用高功率高可靠速調管研制平臺舉辦開工儀式。這一科教基礎設施主要用于研發和生產多個大科學裝置所需的重要器件裝置—速調管,可謂是大科學裝置的“助手設施”。項目預計于2023年竣工。
●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
華為龍芯等30家龍頭企業簽約落戶亦莊。包括龍芯、華為、飛騰在內的30家國家信創領域重點企業集中簽約落戶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信息技術應用創新核心基地在亦莊正式開園,這標志著信創產業的“四梁八柱”正式搭建,也意味著亦莊在“新基建”建設方面再添新動能。目前北京經開區信創園已落地信創核心企業30家,對接生態企業400余家,信創產業核心環節實現布局,產業生態搭建完成。項目2022年達產后,預計實現營收1000億元以上。
【城市及生活影響】 東城第一圖書館和王府井書店圖書館開放。5月10日起,東城區第一圖書館實行實名預約開放。同時,位于王府井書店6層的王府井書店圖書館也恢復開放,重啟“你讀書我買單”服務。5月12日,位于火神廟的東城區第二圖書館也將恢復開放。
【專家觀點】 別忘了“常態化”后面“防控”二字!侗本┤請蟆吩u論文章認為,常態化防控,是著眼于當前形勢的精準研判,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需要。但要看到,常態化防控,不等于已經“回到常態”,核心詞仍是“防控”,是要將嚴格的防控措施融入日常。作為一次重要的壓力測試,“五一”小長假的平穩度過,離不開精準有效的防控舉措,也讓我們清晰看到,防控進入新階段,具體“戰術”有變化,但不意味著防控標準降低、防控力度減弱。面對國外疫情持續蔓延,國內人員交互頻率增加,防控之弦一刻也不能松。
以政府間財政關系調整應對疫情沖擊。東北財經大學經濟與社會發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員許宏偉認為,新冠肺炎疫情已對各級財政收支造成較大沖擊。隨著疫情的國際蔓延,疫情對財政經濟的影響將繼續延長。預計上半年甚至全年,財政收入將繼續低位運行。面對持續的財政沖擊,必須加快政府間財政關系調整,以避免在財政壓力下地方政府行為的扭曲。第一,適當加強中央在公共衛生、應急管理等領域的事權和支出責任。第二,加強共同事權的績效評價與激勵。當前已經出臺的事權與支出責任劃分方案中,重支出、輕監督,特別是對共同事權的績效評價與激勵機制建設還需要進一步加強。政府間共同事權過多,職責交叉重疊,省以下事權與支出責任劃分不規范問題突出。從疫情早期的報告到支持企業復工復產財稅政策的落實,面對共同事權,地方政府多為被動配合,積極性不足,這直接影響了各項制度和政策的落實。完善共同事權績效評價與激勵機制的同時,應逐步減少共同事權。第三,完善地方事權和財權的監督制約機制。第四,加快省以下財政體制改革。為進一步擴大基層財政空間,保障地方財力,應賦予地方更多自主權,適當擴大地方財權,優化政府間事權和財權劃分,充分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
【外省市應對措施】
地方近期出臺的主要政策
●南京市
南京棲霞區印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壯大新產業行動計劃》,明確全區新產業總規模超過400億元,全年招引簽約億元以上新產業制造業項目100個以上,新建、續建、竣工新產業項目38個、總投資403億元,凈增規上工業企業60家以上。
●廣州市
為進一步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促進消費回補和潛力釋放,由廣州市商務局、廣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和廣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牽頭制定的《關于提振消費促進市場繁榮的若干措施》正式印發,從活躍消費氛圍、優化市場供給、創新消費模式、促進消費升級、提升消費載體、壯大企業主體等六個方面提出了促進廣州消費的20條措施。
●武漢市
為方便企業了解查詢惠企政策,武漢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編發《武漢市應對疫情支持中小企業政策清單》,以“一策一表”形式發布42條政策措施細則,涉及社保、稅收、金融、降成本等,明確了支持標準、申報對象、程序、責任部門及聯系方式等內容。
●內蒙古自治區
為有效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強化全區穩就業工作,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關于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強化穩就業若干措施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