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需求減弱影響,秦港存煤再次突破600萬噸。除了秦港外,其余曹妃甸四港、京唐三港存煤全部處于中高位水平;仡櫣澓,煤炭需求短暫趨好,經過加快疏運,秦港存煤從2月9日604萬噸降至3月4日505萬噸。由于逐漸進入用煤淡季,疊加進口煤沖擊,下游拉運積極性減弱,秦港空泊現象增多,造成秦港存煤再次回升至600萬噸。
近期,煤炭市場偏向僵持,一方面供應維持高位,大秦線、張唐線運量不弱,且日耗處于季節性回落期,市場整體局勢偏寬松,對價格形成壓制。另一方面,進口煤繼續實施零稅率消息傳出,港口貿易商挺價心理發生變化。雖然非電終端耗煤維持高位,仍釋放一些采購需求,但采購數量有限,對環渤海港口煤炭價格支撐力度不強。因此,部分貿易商開始加快出貨,市場煤價格緩慢下移。
未來一段時間,對國內煤炭市場走勢影響較大的因素分析如下,利好方面,一是在促消費等政策驅動下,國內經濟穩步回升。二是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降幅有所收窄,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將加快進行,煤焦鋼市場帶來提振。三是非電行業用煤需求對動力煤市場有一定拉動作用。四是印尼齋月到來,印尼國煤炭生產和發運受影響,利好于國內市場。五是四月初,大秦線將展開為期一個月的春季集中修;檢修期間,大秦線日發運量將由正常情況下的125萬噸降至105萬噸,預計環渤海港口庫存將出現去庫。而利空因素也不少,一是世界經濟走勢疲軟,形勢不樂觀,美國和歐盟等發達經濟體增長勢頭明顯減弱,給我國進出口貿易帶來一定沖擊,進而影響社會用電量。二是在民用電負荷回落,電煤市場進入傳統需求淡季,日耗明顯回落,電廠有可能繼續壘庫。三是進口煤資源增加,沖擊國內市場。印尼、俄羅斯煤進口數量繼續增加,澳洲煤重新進入國內市場,補充了高卡煤的緊缺。預計三月份,我國進口煤還將達到3000萬噸左右。用戶增加進口,減少國內煤炭采購,直接影響港口煤炭發運量,促使環渤海港口庫存居高不下,并造成國內煤價進一步回落。
隨著氣溫回升,居民用電用煤需求下降,電廠煤炭庫存處于較高水平,對國內煤炭的采購數量有限。而水泥和化工等非電用煤行業采購,規模太小,市場情緒偏向悲觀,價格逐步下調。